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 新闻发布会

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召开关于农村厕所“五项机制”建立及落实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5-02-20 16:01:29

新闻发布会现场

近日,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召开关于农村厕所“五项机制”建立及落实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全程如下。

主持人: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宣传办新闻发布股股长 靳珊珊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农村厕所“五项机制”建立及落实工作。

今天,我们专门邀请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新闻发言人汪海峰先生,介绍我区农村厕所“五项机制”建立及落实工作开展情况。

首先,请汪海峰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汪海峰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感谢社会各界人士长期以来对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力支持。

2024年,我区将农村厕所提升纳入区级民生实事工程,全面建立健全农村厕所便民化设备维修、市场化粪污清掏、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网格化公厕管护、智慧化运行监管“五项机制”,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污满了有人掏、掏走之后能利用、日常运行有监管、问题厕所随有随清,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自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已累计改造农村户厕约1.3万户(其中常住户数11661户),建设公厕63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97%。

一、主要工作成效

2024年,全区农村厕所改造工程目标任务为改造卫生户厕460座。截至2024年年底,我区利用区级建设资金约130万元改造卫生户厕460座,完成率100%;利用省级改厕奖补资金23万元改造提升3座公厕。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便民化设备维修机制。我区制定《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的实施方案》,开通报修电话、扫描农村厕所运行监管二维码、村级维修统计等多种方式,及时对接受理群众服务需求,按片区配备3支专业维修队伍,要求接报后必须在48小时之内上门免费维修,推动问题厕所动态清零。

(二)建立市场化粪污清掏机制。财政先期出资69万元购置大小吸污车辆12辆。每年投入30万元补贴,聘请第三方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涵盖区内所有农户厕所粪污的收集、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把向农户收取的吸粪价格控制在每次30元。按照“农户申请—平台接单—公司派车—小车抽粪-大车运输”方式统一清淘、收集、运转。

(三)建立粪污无害化处理机制。我区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高标准建设、市场化运营”的模式,2019年以来,投资72.6万元,建设总容积1000立方米地农村粪污集中处理站9处。实施一站式粪污集中处理与分散式布局,实现任务资源化转化利用,处理模式覆盖全域53个行政村。粪污通过处理用于农田、花卉、有机果蔬种植和城市绿化施肥。

(四)建立网格化公厕管护机制。我区按照管护机制要求,每村安排1名“村两委”干部为农村公厕管护责任人,并安排专人负责农村公厕日常保洁管理、报修运维等工作,确保公厕环境干净卫生。在农村广泛开展“厕所革命 文明新风”活动,让群众把户厕、公厕卫生环境保持起来,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建立智慧化运行监管机制。我区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工程工作专班工作职责明确,定期研究解决户厕改造提升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组建“区有管护组、镇有管护站、村有管护员”的农村厕所管护队伍;2023年6月底我区农村厕所长效管护信息化平台完工并投入使用,农村厕所管护大数据可视化及数据分析、群众需求响应及投诉建议等信息全部纳入平台统筹调度,实现了农村厕所管护过程中的监控、监管、监察、环境服务等环节数字化升级。通过紧盯关键关节和重点部位,强化监督监管,保证改厕效益长久发挥。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做好农村厕所的“整顿、完善、巩固、提高”,探索农村厕所多元化治理方式,推动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在海港落地见效、运行良好。

谢谢大家!

主持人: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宣传办新闻发布股股长 靳珊珊

感谢汪海峰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需要提问的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在叫到提问前通报所在媒体机构,然后提问,谢谢!

记者:下一步计划探索农村厕所多元化治理方式,能否具体谈谈会从哪些方向入手,有哪些初步设想?

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汪海峰

感谢提问!在未来探索农村厕所多元化治理方式上,我们初步有以下几个方向。一方面,会进一步加强与农业产业的融合,例如探索将粪污处理与生态农业、有机种植相结合,不仅能提高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效率,还能为本地特色农产品的品质提升提供助力,打造绿色农业产业链。另一方面,我们考虑引入社会资本,鼓励企业参与到农村厕所建设与管护中来,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进一步完善设施建设,提升管护服务水平。同时,也会强化村民自治,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厕所维护与管理,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记者:在建立 “五项机制” 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难点,是如何克服的?

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汪海峰

在建立 “五项机制” 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难点。比如在市场化粪污清掏机制建立初期,第三方公司对运营成本把控和服务覆盖范围存在疑虑。我们通过深入沟通,详细测算运营成本,合理安排财政补贴,并帮助公司优化运营流程,制定清晰的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在智慧化运行监管机制建设中,面临着农村地区网络覆盖不足和部分村民对信息化操作不熟悉的问题。对此,我们积极与通信运营商沟通,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组织多场针对村民和管护人员的信息化操作培训,制作简单易懂的操作指南,帮助大家熟悉平台使用,逐步克服了这些难点。

记者:在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工作中,群众反馈如何?有没有根据群众反馈对工作进行调整优化?

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汪海峰

群众反馈整体是非常积极的。很多村民表示,改造后的厕所干净卫生,使用起来方便舒适,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也十分重视群众反馈。例如,有村民反映报修后虽然维修人员能及时上门,但部分维修配件供应不及时。我们立即与维修队伍和配件供应商沟通协调,建立了常用配件库存机制,确保维修时配件能及时到位。还有村民提出希望增加公厕数量,尤其是在一些人口密集的村落。我们经过实地调研,结合各村实际需求,在 2024 年利用省级改厕奖补资金对部分公厕进行了改造提升,并计划在后续根据整体规划,合理增加公厕布局,不断根据群众反馈优化我们的工作。

主持人: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宣传办新闻发布股股长 靳珊珊

好,记者提问就到这里。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感谢嘉宾的翔实发布和答问。如果大家需要采访或核实有关情况,请与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农业农村局联系。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