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近日发布2024年度"无废细胞"建设优秀案例榜单,海港区天柱钢铁、集装箱码头、首钢码头、国投京唐港及海港二中五家单位荣膺殊荣。其中在全市"无废港口"类别的五席标杆中,海港区独占三元,其打造的集装箱码头、首钢码头、国投京唐港示范项目,集中展现了港口企业在固废减量、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创新实践,标志着海港区在构建"无废城市"进程中取得积极进展。
近年来,海港区以"无废细胞"创建为抓手,构建起覆盖企业、港口、学校、镇街的立体化绿色发展体系,形成"源头减量-循环利用-规范处置"的生态闭环。
绿色制造体系创新突破。通过能源梯级利用、废水零排放等关键技术革新,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废物零排放目标,2024年成功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华西特钢、开滦炭素两家企业斩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实现海港“零”的突破。
危废全链条闭环管理。完成50余家涉危企业专项整治,建成年处理6000吨含铜危废及年产1.5万吨再生塑料项目,打造危废全链条管理体系。
城乡环境治理全域升级。居民小区实现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达到"日产日清、应收尽收"标准。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创新。依托区内中科康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年处理秸秆12万吨,不仅减少1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更形成"12万吨秸秆替代12万吨饲料粮"的循环模式,带动上游农户增收6000万元,助力下游养殖企业降本3000万元,创新实现"生态账"与"经济账"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