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唐交管,鸿基海工67申请前往海上风电施工区作业。”2月17日上午,唐山海事局交管中心值班员收到船舶申请后,立即通过本地部署的DeepSeek-R1智能系统调取实时数据。约15秒后,系统精准反馈施工区船舶动态及气象条件:“鸿基海工67可进入施工区,请注意风力需小于6级、能见度保持1000米以上。”这标志着河北省海事系统首个DeepSeek-R1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正式投入使用,为京唐港海域海事监管和服务创新注入了新的科技力量。
为构建智慧海事服务体系,唐山海事局新立工作室历时1个月攻关,整合海事法规、通航数据、船舶交通管理要求等业务资源,建成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海事智能决策系统。
“以前处理水上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等复杂情况需要多部门协同查阅资料,现在通过智能系统可即时获取精准处置方案。”新立工作室负责人于世杰介绍,该系统已构建包含VTS管理、搜救应急、法规咨询等专业领域的知识图谱,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同时,系统的本地化部署可将所有数据存储于本地服务器,在实现离线高效运行、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将传统人工决策效率提升10倍以上,持续为地方港航经济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
下一步,唐山海事局将继续深化“AI+海事”融合创新,重点拓展船舶智能安检、违法行为智能识别、航路动态规划等应用场景,实现京唐港海域全业务覆盖,为推动智慧海事建设、助力海事监管和服务迈向更高水平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