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区辖11个党委(党工委)、5个党总支、18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967名。2022年以来,全区以“牢记嘱托当先锋、英雄城市党旗红”基层党建示范引领三年行动为引领,以“13584”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年创建市级党建示范点9个。
锚定党建引领坐标,区镇两级同频共振。海港区围绕“3123”工作思路,强势推进“党建+项目”、“党建+招商”,实施一个项目一个党建班子统筹,做大做强三大主导产业,全力以赴抓投资、上项目、稳增长,以项目建设提质增量为目标持续发力。
在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工作中,海港区积极谋划“一线、两带、三区并进”工作模式,即:以党建引领一切工作为红色主线;依托乐港路、新沿海路周边村庄连片打造示范带;在王滩、聂庄、新开口三个区域重点打造王滩村、尹庄村、东李庄村党建示范点,以点扩面,精准发力,全面加强基层党建上特色上水平,全面助推“党建+乡村振兴”建设进程。
创新亮晒考评机制,干部担当作为浓厚。海港区以党建为引领、以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为内生动力,组织区属23个单位开展晒绩述职评比。通过晒亮点、看成效、找差距、亮相比学,激励全区党员干部拿牌子、扛红旗、争先锋,形成抢抓落实、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通过“抓党建、促提升”工作的开展,全面完成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促进全区经济发展。
村企帮扶联创共建,乡村振兴提档升级。海港区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升”为抓手,各基层党委结合驻村工作队,通过“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将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在行动中体现为民服务树形象的宗旨,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驻村工作队坚持村企帮扶共建,一方面积极推进村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另一方面,与村两委班子对接谋划村庄增收项目,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协助村两委排查化解村内的各种风险隐患,助力村内和谐稳定,打造了“一领+双创+三助力”党建示范模式。
创党建综治全网格,拓展社区治理成果。海港区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探索“社区党建+社会治理+全网格”实践。
区港城街道服务中心推进党建网络和社会治理网格一体化,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一方面,提升引领力,把任务落到网格中;另一方面,提升组织力,把社区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同时,注重提升服务力,把民心凝聚于网格中。
海港区以智慧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治理成果,不断拓展完善“人头对人头”工作机制,构建“支部+党员+网格”网格化管理体系,打造基层治理“全科网格”。大力推进“党建+互联网+社区+服务”智慧社区项目建设,采取“1+2+X”模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强化农村党建引领,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在党建创建活动中,镇村全力打造基层党组织“四化”和加强党员管理的“四亮”新模式。村党支部实现支部设置网格化、产业发展特色化、党员管理精细化、党史学习教育系列化;党员在服务工作中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业绩。围绕党建工作目标,村党支部对党员设岗定级,设立党员示范岗、邻里和睦示范岗、疫情防控示范岗等,每月、每季度对照承诺事项和评星定级标准对党员进行自查自评,每月听取群众对党员的评价和意见,每季度召开支部会议,对照党员考评标准,确定党员星级,并公开公示结果,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创新基层党组织管理和党员服务管理模式,激发基层党员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挖掘“两新”党建潜力。非公党委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进一步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就党建示范引领三年行动开展专题工作部署。以争创党建示范点为契机,依托天柱、华西钢铁等重大项目,打造1个园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地缘型”“业缘型”“趣缘型”区域联建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将园区服务、创业、招商、人才培养、项目、文化等融入党建工作中,定期举办政银企对接、创业大赛、党建联席会等活动,搭建企业抱团取暖、共同发展的平台,让党建成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全面促进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