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兴旺。近年来,王滩镇因地制宜,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及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家庭农场、合作社为引领,大力发展葡萄、水蜜桃等水果种植,不断调优产业结构,“鲜果经济”不仅拓宽了村民致富的渠道,还激活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走近王滩镇赵滩村孙德强的“家庭农场”,葡萄大棚一座挨着一座,棚室内,玫瑰香葡萄花开正旺,香气扑鼻,10余亩葡萄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果农孙德强和雇佣村民忙着给葡萄花朵授粉,为今年有个好收成打稳基础。
孙德强介绍,这几年,区、镇做足葡萄产业文章,发展葡萄产业链条,村民们也都陆续改种葡萄,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葡萄产量、品质和田间作业效率。在种植传统品种基础上,还探索引进了茉莉蜜等新品种,拓宽增收致富新渠道。
这几天,王滩镇东高村棚室水蜜桃进入成熟期,鲜艳硕大的桃子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果农们相互帮忙采摘装箱,客商的货车来到田间地头,运输鲜桃“披红远嫁”。以蜜桃、葡萄为主的鲜果已成为王滩镇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据了解,目前王滩镇大棚鲜桃和露地鲜桃种植面积已近2000亩。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0800亩,每年近4万吨鲜果远销华北、东北等地区。
今年,我区将继续实施“双十双百”工程,做强“万亩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使葡萄产业与乡村休闲游紧密结合,实现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强化产业品牌带动,提升“赵滩”和“葡满藤”葡萄的市场占有率。同时持续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助推乡村振兴。